|
济南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研究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,既是顺应国际形势,迎接全球挑战的必然要求,也是促进济南市做大做强工业经济,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。围绕谋划推动济南市未来产业培育与发展,市政府研究室联合山东大学课题组开展专题调研,梳理分析我市未来产业发展基础条件,研究提出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及政策体系。 一、济南市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的基础条件 济南市科研机构众多,工业门类齐全,政策支持起步较早,在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的科技基础和产业基础具有较强优势。但受制于原始创新能力弱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差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低、生态体系不健全等因素,发展步伐较慢。 二、济南市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的总体思路建议 围绕济南市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,研究确定了“到2025年未来产业体系架构初步建立”“到2035年,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未来产业集聚地和创新名城”两步走战略目标、明确了人工智能产业、物联网产业等十大重点领域、制定了“两轴支撑、三核集聚、多区联动”产业布局总体思路以及“攻关大科学计划工程、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、加快技术和产业融合、构建新型全球价值链、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”五大发展路径。 三、打造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“四梁八柱” 围绕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支撑体系,研究提出完善“敢为人先”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、提高“智慧济南”的新型硬件设施支撑能力、锻造“自主可控”的未来产业链。保障“以人为本”的新要素供给、优化“有为有效”的产业政策支撑、打造“崇尚创新”的文化生态与营商环境、发展“数智融合”的生产性服务业、推进“多元赋能”的孵化器与发展平台建设8个层面的制度建议。 四、优化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政策体系 在梳理和研究国家和省已经出台的制造业强国、创新驱动、“互联网+”等重大战略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,研究提出设立未来产业培育与发展基金、实施优惠招商引智与人才政策、完善研发体系鼓励原始创新、支持未来产业示范园区建设、增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能力5个层面的政策建议。 |